将在半导体和新冠疫苗等多个领域强化合作关系
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与南韩总统文在寅21日宣布,双方已达成协议,将在新冠疫苗生产、电动汽车电池和半导体生产等一系列领域强化合作。
据台湾经济日报报道,雷蒙多表示,这种双边关系对于两国的重要性不容低估,随着我们从新冠疫情逐渐恢复,两国将受益于深化合作,特别是在对两国经济的未来至关重要的领域。
彭博消息,南韩迫切希望得到美国允许出口的新冠疫苗,美国则向南韩等盟友寻求帮助,以缓解导致车厂停产的晶片荒问题。
据媒体报道,雷蒙多于周五上午与韩国贸易、工业和能源部长Moon Sung-wook举行了关于供应链问题的圆桌会议。三星电子、LG公司、高通和现代汽车等多家公司的十几位高管参加了会议。
全球半导体设备呈垄断局面,在每个细分领域,用约50年的时间跨度,通过兼并,淘汰最后仅剩下3-4家。它表征西方近百年来的工业基础结晶。
1月27日,美国、日本、荷兰3国就限制对华半导体设备出口达成协议。英国《金融时报》在报道中称,在这一政策下,日本和荷兰的半导体制造商将失去中国客户,但此举措下受打击更大的将是日本企业。
汽车行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从第一台内燃机到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今的汽车比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智能,汽车半导体支持车辆监控系统、自动车道辅助系统等功能,这些进步归功于车辆引擎盖下的智能电子系统。
在2022年之初,整个电子产业仍处于芯片供应短缺之时,没有人能想到反转来得这么快。进入下半年来,PC、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市场接连交出出货严重下滑的数据,下游需求疲软也直接影响到上游的芯片公司和晶圆代工厂,整个半导体行业有了“一夜入冬”的感觉。进入回调期后,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及需求增速明显放缓,行业内追涨扩产的晶圆厂商显著缩减其资本支出,半导体行业指数也在2022下半年大幅回撤。
中国半导体的每一步发展,都历经艰辛,凝聚着无数半导体人的汗水。时间回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当时正是摩尔定律大行其道的时候,在硅谷半导体公司是资本最热衷的方向,然而在中国,由于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我们的半导体业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一个脚印。在那个时候,最热门的方向是微处理器CPU。以Intel为代表的微处理器领跑者们凭着数十年的技术积累,技术上已经遥遥领先,相当于在笔直航道全速行驶的巨轮,后来者想追上甚至超越它何其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