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数据安全问题频发 技术、法律如何解决

分享到:

6月3日,瑞莱智慧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瑞莱智慧”)CEO田天在2021北京智源大会上对记者表示,“人工智能导致的数据安全风险正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当我们采用人工智能时,必须考虑到这项技术的安全性、可靠性、合规治理,而第三代人工智能正在致力于解决该问题”。

普华永道预测,到2030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了15.7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4万亿人民币。人工智能具有很多突出的技术优势,但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数据,当数据未能被妥善治理,那么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就受到阻碍。

在大会的分会场“AI安全与产业治理”论坛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安全所信息安全研究部主任魏薇表示,人工智能正导致一系列数据安全风险,包括数据的过度采集、数据偏见歧视、数据智能窃取、数据资源滥用等,这些都对国家和社会安全带来一定挑战。

第三代人工智能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钹曾对当前人工智能的技术阶段进行划分,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走入第三代,过去的第一代人工智能,是以知识驱动的,很难大规模应用,第二代人工智能以数据驱动,包括深度学习、深度神经网络技术,可以形成语音识别、人脸识别等应用,但是技术本身的可靠性有待加强。那么第三代人工智能将致力于解决安全、可靠性等问题。

张钹是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该研究院曾在2018年孵化了瑞莱智慧公司。该公司的CEO田天在会议上表示,当前第三代人工智能的几个重要任务是,首先,要解决技术的安全问题,作为一类全新的系统和软件,人工智能的算法会存在新的漏洞,而黑客或者黑产会利用系统漏洞来进行恶意攻击。

其次,要解决可解释性的问题,目前第二代人工智能深度神经网络是一个”黑盒“,即便是设计者也并不理解它是如何做决策的,对于落地的场景,也无法给一个合理的解释,这和现在很多应用场景是相悖的。

然后,解决可扩展性的问题。目前能做的人工智能场景有限,人类如何基于已获得的知识或模型,让技术在新的场景上发挥作用。

田天表示,这三大任务几乎针对人工智能的所有应用,其中最典型的一个场景是人脸识别。目前人脸识别可以做到99%的精度,但是一旦受到恶意攻击,出错几率几乎是100%,可以说人脸识别的安全性是明显不足的。

另一个危险是,目前有商家制作虚拟视频,恶意传播,对人脸识别技术滥用,这在经济和社会舆论上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那么如何检测人脸是否被滥用,也在第三代人工智能要解决的问题范畴内。

技术、法律的解决方案

业界安全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过程。田天表示,人工智能学术领域从2014、2015年就开始关注该方向,瑞莱智慧也在当时正式提出相关的研究,至2017、2018年,安全方面的技术在学术界已经成形。

同时,一些实际的案例爆发式出现,尤其在2018年之后,这让整个产业界开始反思,即是否需要提高人工智能发展的质量。当时国家相关部门也开始从法规标准上推进。内外驱动之下,推进了2019、2020年人工智能安全性技术的爆发增长。

针对安全问题,技术将发挥起基础性的作用。田天表示,RealAI推出了一系列更加安全可控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作为一项产品,这是基于安全多方计算、联邦学习、匿踪查询等技术打造的数据安全共享基础设施RealSecure,用于解决数据隐私难题;针对人工智能系统推出的防火墙与杀毒软件平台RealSafe,能够为人脸识别、目标检测、图像分类等应用提供有效的安全检测与防御加固服务。

技术之外,会议还对数据治理的法律解决路径进行了探讨。魏薇表示,人工智能数据安全治理需加快法律法规的建立,确立不同主体人工智能数据权力与安全责任,设立问责制,制定和细化相关部门规章,开展人工智能数据安全执法,加大执法惩戒力度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沈怡然 6月3日,瑞莱智慧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瑞莱智慧”)CEO田天在2021北京智源大会上对记者表示,“人工智能导致的数据安全风险正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当我们采用人工智能时,必须考虑到这项技术的安全性、可靠性、合规治理,而第三代人工智能正在致力于解决该问题”。

普华永道预测,到2030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了15.7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4万亿人民币。人工智能具有很多突出的技术优势,但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数据,当数据未能被妥善治理,那么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就受到阻碍。

在大会的分会场“AI安全与产业治理”论坛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安全所信息安全研究部主任魏薇表示,人工智能正导致一系列数据安全风险,包括数据的过度采集、数据偏见歧视、数据智能窃取、数据资源滥用等,这些都对国家和社会安全带来一定挑战。

第三代人工智能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钹曾对当前人工智能的技术阶段进行划分,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走入第三代,过去的第一代人工智能,是以知识驱动的,很难大规模应用,第二代人工智能以数据驱动,包括深度学习、深度神经网络技术,可以形成语音识别、人脸识别等应用,但是技术本身的可靠性有待加强。那么第三代人工智能将致力于解决安全、可靠性等问题。

张钹是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该研究院曾在2018年孵化了瑞莱智慧公司。该公司的CEO田天在会议上表示,当前第三代人工智能的几个重要任务是,首先,要解决技术的安全问题,作为一类全新的系统和软件,人工智能的算法会存在新的漏洞,而黑客或者黑产会利用系统漏洞来进行恶意攻击。

其次,要解决可解释性的问题,目前第二代人工智能深度神经网络是一个”黑盒“,即便是设计者也并不理解它是如何做决策的,对于落地的场景,也无法给一个合理的解释,这和现在很多应用场景是相悖的。

然后,解决可扩展性的问题。目前能做的人工智能场景有限,人类如何基于已获得的知识或模型,让技术在新的场景上发挥作用。

田天表示,这三大任务几乎针对人工智能的所有应用,其中最典型的一个场景是人脸识别。目前人脸识别可以做到99%的精度,但是一旦受到恶意攻击,出错几率几乎是100%,可以说人脸识别的安全性是明显不足的。

另一个危险是,目前有商家制作虚拟视频,恶意传播,对人脸识别技术滥用,这在经济和社会舆论上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那么如何检测人脸是否被滥用,也在第三代人工智能要解决的问题范畴内。

技术、法律的解决方案

业界安全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过程。田天表示,人工智能学术领域从2014、2015年就开始关注该方向,瑞莱智慧也在当时正式提出相关的研究,至2017、2018年,安全方面的技术在学术界已经成形。

同时,一些实际的案例爆发式出现,尤其在2018年之后,这让整个产业界开始反思,即是否需要提高人工智能发展的质量。当时国家相关部门也开始从法规标准上推进。内外驱动之下,推进了2019、2020年人工智能安全性技术的爆发增长。

针对安全问题,技术将发挥起基础性的作用。田天表示,RealAI推出了一系列更加安全可控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作为一项产品,这是基于安全多方计算、联邦学习、匿踪查询等技术打造的数据安全共享基础设施RealSecure,用于解决数据隐私难题;针对人工智能系统推出的防火墙与杀毒软件平台RealSafe,能够为人脸识别、目标检测、图像分类等应用提供有效的安全检测与防御加固服务。

技术之外,会议还对数据治理的法律解决路径进行了探讨。魏薇表示,人工智能数据安全治理需加快法律法规的建立,确立不同主体人工智能数据权力与安全责任,设立问责制,制定和细化相关部门规章,开展人工智能数据安全执法,加大执法惩戒力度等。

继续阅读
AI绘画或将能欺骗互联网了

估计好多人早就听说过 AI 画手“ 不会画手 ” 的笑话了。细数起来, AI 在这上头翻的车,那可是掰着手指头都数不过来:

迪士尼可以AI换脸会出现什么问题吗?

时间是最神奇的滤镜。不久前,迪士尼公司发布了一个专用于影视制作的年龄调整算法 ,可以让演员变得更年轻或更年老。这种算法可以让年老的演员扮演年轻人,反之,也可以让年轻演员扮演自己老年时。这样的效果虽然并不足以用于漫威电影,但它也是换脸技术迈出的新一步。

超级AI会改变世界吗?

作为“ChatGPT学家“,上次刚刚和大家介绍完什么是ChatGPT,它都拥有什么能力。作为OpenAI发布的一款产品,ChatGPT刚刚面世的时候就惊艳到了我们所有人,并且我们预测ChatGPT很有可能会取代很多我们人类的岗位。

我们在GPT-4突围的情形下如何与AI共生?

3月15日,OpenAI 正式发布 GPT-4。据悉,这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功能最强大的多模态预训练模型,甚至超越了此前震惊全球的Chatgpt。GPT-4实现了语言和视觉的融合,使计算机更好地理解人类交流方式,推动了智能对话系统的发展。它的推出有望为自然语言处理和人工智能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

未来网络生活会因为AI发生重大改变吗?

自《星际迷航》首映以来的半个世纪里,该科幻影视系列影片中出现的许多遥远未来的技术,现在都已经进入了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