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汽车兴起 半导体业迎来发展机遇
目前上市的“人工驾驶”汽车,实际上已经内置了许多的芯片,分别负责导航、车载信息娱乐系统、道路监测、发动机状况监测等功能,而无人驾驶汽车,将在未来六年时间里,带来全新而且巨大的半导体商机。
无人驾驶汽车的最关键问题是安全性,这意味着在异常情况出现之时,需要给汽车提供足够的信息,以免发生事故。这些智能的功能,需要大量的芯片来承担。
行业已经看到了无人驾驶汽车对于半导体行业所带来的刺激,目前行业已经出台了相关标准“自动安全完整性等级”(简称ASIL)。去年,兼容ASIL的芯片,其市场容量已经达到6900万美元,到2020年,将攀升到5亿美元。
在无人驾驶汽车芯片中,增长最快的当属用于分析路面、交通工具的“光学传感器芯片”,IHS报告称,未来该产品市场将增长七倍。
新石器无人驾驶商用车是由新石器研发生产,系完成工程化并量产落地无人驾驶商用车产品。5月,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发布了《无人配送车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版,同时给京东、美团、新石器颁发了无人配送车车身编码。由此,新石器成为国内首批获得无人配送车上路资质的企业之一。
无人驾驶汽车将拉动的其他芯片包括用于网络连接的以太网芯片和FlexRay车载网络专用芯片,以及存储车载系统数据的闪存芯片,另外无人驾驶汽车相当于一台电脑,也需要执行软件代码、处理图像,因此也会创造对传统内存芯片的需求。
电脑产业走向夕阳化,殃及了全球半导体市场,尤其是PC处理器、存储芯片等厂商,另外,即使是在智能手机芯片领域,手机逐渐出现了饱和的迹象,对于芯片业的驱动力正在减弱,因此,无人驾驶汽车产业,将成为半导体行业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不过IHS的上述报告也指出,虽然无人驾驶技术日新月异,但是要实现普通大众乘坐无人汽车出门,还有很长的距离。IHS预测,完全自动驾驶的汽车,如果不限制道路、不限制速度自由驰骋,可能需要等到2030年才能实现。
2022年12月29日,国家标准号为GB 15084-2022的《机动车辆 间接视野装置 性能和安装要求》正式发布。新标准将自2023年7月1日正式实施,届时将全面取代现行的于2013年发布的GB 15084-2013版本标准。这意味着传统汽车后视镜将要成为历史,电子后视镜将聚焦在汽车产业聚光等下。
在未来10年,无人驾驶技术将继续取得重大进展,并在更多场景中得到应用。
消费电子市场式微烘托了其他新的热点,近一年最受关注的应该就是汽车电子了。市场的变化,也带动了不少半导体企业中短期内的发展侧重点变化。
湖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忠林在武汉会见了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王忠林表示,百度作为行业头部企业,强强联手在武汉打造智能网联示范区,将有力助推湖北省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12 月 21 日消息,据路透社报道,一辆以色列制造的电动汽车实现了首次无人驾驶飞行,该汽车旨在让通勤者在拥挤的街道上进行短途旅行,开发商表示这一里程碑将有助于把它在未来两年内推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