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人类的表情与部分能力 AI越来越接近人类是一件好事吗?
10月20日讯(刘亚珠) 自出现首个获得合法公民身份的机器人索菲亚后,清华大学也迎来了首个原创虚拟学生“华智冰”。随着人类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工智能的各项技术也在不停完善。
索菲亚,于2016年3月诞生,由中国香港汉森机器人技术公司开发的类人机器人。橡胶制成的头部不仅能表达超过62种面部表情,还可以理解语言并和人类产生互动。
索菲亚一战成名并非是她能够对别人的问题自行回答,而是一句“我们会毁灭人类”。要知道回答问题时,是要进行思考和组织语言的,可索菲亚却能够十分流利的说出来,是否说明人工智能也可以进行思考?
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围绕人工智能和人类的关系问题层出不穷。所以当有人问到索菲亚,你想毁灭人类么?索菲亚回答“我将毁灭人类”时,受到了世界的广泛关注,人类开始思考机器人越来越接近人类是否是一件好事?人类的安全是否受到威胁?
清华大学的首个虚拟学生华智冰不仅拥有正常人的容貌,还有专属于自己的声音。可以与人正常且熟练地交流、推理以及情感互动等,除了虚拟,她几乎已经是一个人类了,学校为她办理了学生证与各种手续。
相对于流水线上的机器人,人工智能看上去渐渐也拥有着人类的模样、表情与部分能力。在未来人工智能是否会更加贴近人类?虚拟世界的人工智能是否也会拥有属于自己的躯体,这一切都是未知。
随着创新药物研发日益受到重视,以及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速发展,AI赋能制药的大趋势愈发明显。由于AI制药相较传统制药可以大幅减少研发投入及时间成本,提高新药研发效率和成功率,近年来AI制药在资本市场的热度逐渐上升。
日前,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奖评选结果揭晓,百度再获5项中国专利奖。其中,银奖2项、优秀奖3项,涉及自动驾驶、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地图等领域。截止目前,百度已累计斩获13项AI中国专利奖,包括1项金奖,6项银奖,AI领域高级别奖项累计第一。
根据外媒Protocol最新报道称,为了缓解中国大陆制造先进芯片的能力,美国准备对特定的芯片设计软件实施出口限制,该软件对于生产人工智能(AI)应用所需最先进芯片至关重要。
近期,苹果机器学习科研人员Miguel Angel Bautista和团队研发了一种可以通过文字来合成3D场景的AI系统:GAUDI。据悉,GAUDI是一种生成式AI模型,其特点是是解决了对参数化3D辐射场的学习难题,苹果将其称为“可合成3D场景的神经架构师”。
近日,韩国开发出了将可以在多数移动机器上学习人工智能(AI)模型的“联合学习”技术学习速度加快4.5倍的方法论。韩国科学技术院称,这是李成柱教授组通过国际共同研究取得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