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医院织物智能管理系统,助力建设新智慧医院
如今的社会,互联网、物联网和人工智能影响着各行各业,并在不断革新各个行业的发展模式。“互联网+医疗”和智慧医院建设,已成为未来医院发展的重点。就目前而言,我国大多数医院在后勤管理,尤其是医院织物管理中还明显存在粗放管理的现状,一些老旧的管理模式已经在影响医院自身的发展……
1
传统医院织物管理存在的问题
医院织物管理是医院后勤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近几十年来,管理方法却未有突破,依旧采用手工方法作业,无法及时跟上医院快速发展的节奏。
随着医院业务增长,所需的织物种类也越来越多,数量越来越庞大,不仅随之产生更高的人工管理成本,效率却不增反减。尤其在新冠疫情之后,医院织物管理不完善带来的交叉感染问题又一一浮现。
01 院感问题频发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国内外发生过多起因医院织物回收、洗消、领用、存储不规范造成的感染事件。主要感染原因包括:
- 感染性疾病患者用过的衣物、床单、手术敷料等脏污织物,回收时暴露在科室环境中;
- 人工交接、清点、打包感染性纺织品;
- 洁净纺织品存放、领用环境不规范、不封闭;
- 医院织物洗涤、消毒、流转的整个周期无法做到可追溯的精细管理,各环节交叉感染因素错综复杂。
02 管理混乱,人工、库存成本高
临床科室使用的织物一直处于流转中,人工难以及时有效地盘点库存数量,确定报废织物和丢失损耗,造成账目不清、管理混乱。并且,由于科室多、工作量大,往往需要更多人工管理,储备更多的周转库存,成本高且浪费资源。
03 工作效率低,丢失时有发生
传统的医院织物依靠人工交接、手工点数的方式,手写的交接单据堆积成山,对账周期长、流程繁琐、效率低下。但又因填写错误、单据丢失等因素,造成数据不真实、交接混乱,甚至织物丢失的现象时有发生。
2
国家正在推进智慧医院的建设步伐
“智慧医院”在全球提出,只有10年左右的时间。2018年,“互联网+医疗健康”由国家卫健委推入发展正轨,智慧医院发展也随之提速。目前,智慧医院的圈定范围主要包括三大领域:
- 面向医务人员的“智慧医疗”
- 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务”
- 面向医院的“智慧管理”
其中,面向医院的“智慧管理”,是指医院的精细化信息管理,其中很重要的就是精细化成本核算,用于医院内部后勤的管理,管理者用手机或电脑就能看到全院运转的状态。
2021年,国家发布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2021-2025年)》的通知,提出将信息化作为医院基本建设的优先领域,建设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智慧医院信息系统。
国内外医疗技术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我国对于医疗体制的改革不断加大,新兴医疗技术和先进的医疗管理手段正在不断涌入传统医疗机构。目前,国家卫生部已经明确指出:未来医疗要向着前瞻性、个性化以及融合性和精准性5P医疗模式进行,这就表示医疗管理和互联网结合,以及智慧医院的建设已成大势所趋。
医疗废物属于危险废物,我国在处置医疗废物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的盲点和不足,目前,很多的医疗废物内部交接和登记均为人工,信息记录不全,个别医疗机构医废称重记录、标签张贴、内部交接过程不严谨,收运人员收集过程操作随意性大,导致医废一旦流失难以追溯源头。
使用智能技术进行改造是使现有建筑更具可持续性和能效的强大工具。通过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和高级分析的力量,我们可以将建筑环境转变为智能绿色建筑网络,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还可以为居住者提供健康舒适的环境。智能技术在可持续建筑中的作用具有真正的变革性,为能源效率、环境可持续性和居住者福祉开辟了新视野。
12 月 7 日消息,据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官方消息,2022 年 11 月 16 日至 29 日,国际搜救卫星组织第 67 届公开理事会成功召开,会议期间,大会主席发表声明,正式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已与国际搜救卫星组织四个理事国(加拿大、法国、俄罗斯、美国)完成了北斗中轨搜救载荷加入国际搜救卫星组织政府间合作意向声明的签署工作。
“智慧城市的陈旧概念在很大程度上未能兑现其承诺。ABI研究公司垂直和终端市场副总裁Dominique Bonte表示:“我们需要更具可扩展性、更全面、更有效的解决方案来转变智能城市基础设施并加速其部署。
想要节省时间、金钱和精力,同时为生活增添便利吗?在家里使用智能插座就可以帮助实现这些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