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软体机器人:一种可断肢重生、自然伪装的海星

标签:机器人
分享到:

 海星,属于棘皮动物中结构生理最具代表性的一类。它的绝招便是再生之术,海星如同蚯蚓一般,切割成几段还会依据碎片重新长出几只完整的海星。

如果将它切割,每一块海星碎片都会长出残缺的部分,即便只有一个小小的触角。比如沙海星保留一厘米长的腕就能长出完整的新海星,还有只需一截残臂就能完全自然再生的海星。

与此同时,海星还具备较好的伪装能力,它依据自身具有高感光度的棘皮所感知的周围光线的强度和改变自身颜色来采取隐秘的防范措施。

科学家们不仅依据海星的再生能力探寻新的医疗方法,还依据它的伪装能力开发出新的仿生海星软体机器人。

据悉,这种软体机器人使用一种可模仿海星伪装能力的分子染料材料,在加热和加压过程中部分分子分离,染料分子由原始的黄色变为红色,形成伪装效果。

其次,材料的收缩效应主要是因为其中一根触手的下侧添加一种红外线敏感染料,受到光效应时会加热膨胀,冷却时收缩产生爬行的效果。

最后,海星机器人还拥有断肢重生的神奇效用,同自然海星一样,不管是切断触手还是切成碎片,这种软体机器人都会在零件再次加热后愈合。

据悉,这种新的机器人或将用在深海探索事业,为生物和矿产等研究人员的研究提供可靠信息和数据。

继续阅读
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大致形态公布

在机器人领域,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一直备受关注。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领域不断被扩展

首例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子宫内膜癌全面分期手术

什么职业才能不被机器人取代?

当ChatGPT等AIGC工具能力不断进化,其替代基础性工作已成为大势所趋。可如果没有了基础职位,人们该通过何种途径成长?又应该通过哪些机制确保技术不被滥用?

哈工大为纳米机器人提供新想法

最近,哈尔滨工业大学团队构建出一种超分子胶体马达全新体系。该体系基于可控化学分子组装而成,并由数百个旋转生物分子马达(自然界中最小的分子马达)所驱动。

全球首台“小型智能机器人移动 CT”亮相

3 月 20 日消息,据“成都发布”消息,3 月 16 日,在第十届四川国际健康产业博览会暨第二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际健康旅游展上,四川省人民医院与电子科技大学医工交叉研发团队在首席专家徐如祥教授领导下成功研制的全球首台“小型智能机器人移动 CT”亮相。

精彩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