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无人车协同作业迎丰收 5G智慧农场解锁种田新姿势

标签:无人机
分享到:

还有一个月,松江区新浜镇土是宝农场里的太空育种水稻就要成熟了。无人机飞上天空,无人车在窄窄的田垄上稳稳的前进,精准的进行稻田管理,年轻的新一代“农民”带着电脑进行作业,为即将到来的丰收做最后的准备。

这就是记者在上海移动协同中移上海产业研究院,与区农委、土是宝农业合作社打造的5G智慧农场。根据上海移动松江分公司的有关工作人员介绍,5G智慧农场的探索从5G技术商用元年就已经开始,现在的农场首次运用了5G农业专网、5G边缘计算、5G北斗高精度定位等多项新技术,推进信息技术与农机农艺融合,助力耕种管收全流程向着“少人化、无人化”管理升级。

智慧农场要求有更精准的位置数据和更快的农机响应速度。根据介绍,无人机的最高时速能达到100千米每小时,也就是每秒可飞行30-40米,如果无人机的响应速度不够及时,对于实际应用会造成不小的麻烦。

为此,上海移动架起高品质5G农业专网为农场数字化转型夯实数字底座。中国移动自主研发的高精度定位平台以及覆盖全国的高精度定位基准站网络——5G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统则提供精准位置服务。同时,经测绘无人机于田间乡道上空完成高精度空间数据采集,建立数字化的底层模型,可为农机自动驾驶、无人机喷洒作业提供自动地图导航支持,规划路线精准行驶和飞行。

在新技术的加持下,掌握科学种田技巧的“新农人”,通过指挥无人机,推动生产的无人化、精细化。上海土是宝农业专业合作社社长何杨阳介绍说,“过去,我们农场喷药、收割等工序都需要依靠全人工或半人工的方式完成,既费劲、成本又高,如今在大带宽的5G网络支持下,农业装备自动化运作。一台无人植保机一天可完成400亩左右的作业量,是人工的20倍左右;通过精准操控,还能减少药肥损耗20%左右。”

何杨阳一提起智慧农场就眼里有光。作为一名回乡创业的90后,他深知农村的老龄化和空心化现状,对5G技术为农业带来的前景也更加期待。“智慧农场绘就农村产业新画卷,也能吸引更多年轻人来到农村发展、就业,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据上海移动松江分公司副总经理朱春辉透露,今年上半年,在松江区农委的大力支持下,上海移动还打造了小昆山无人农场项目,实现作物长势分析、农田水管理、产量分析等。“今后,更多5G智慧农场将在松江落地。”

继续阅读
无人机巡河方案 防洪防灾的新利器

无人机技术近年来在众多领域取得了广泛应用,其中就包括防洪防灾领域。无人机巡河方案作为新一代科技手段,正在逐渐改变着我们传统的防洪方式。

应实施与优势是无人机巡河方案的未来

在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领域,无人机巡河方案的应用引起了广泛关注。这种无人机巡河方案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方案?它的实施又会带来哪些好处?本文将带你一起深入了解。

无人机远程自主巡检守护电网安全

4月20日,媒体记者在福建平潭前进变电站参观无人机自主巡检应用场景。

自动化无人机机场即将实现吗?

机舱盖缓缓打开,无人机自动出舱起飞,按照设定路线进行巡检,画面和数据实时回传后台,巡检结束自动返回机舱,并充电等待下一次起飞……这是发生在成都大鹏无人机制造基地的一幕。日前,成都纵横股份发布纵横昆仑JOS-C2000无人值守系统,通过该系统,可实现无人机自主巡检,运维人员只需要远程操作,不必去到作业现场,降低了人工成本和作业强度,大大提高了巡检效率。

麻省理工无人机无碰撞成功率达到 100%

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创建的自动化系统允许无人机自主选择安全的飞行轨迹,试验结果表明无碰撞成功率达到 100%。

精彩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