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研发AI激光器 清除家庭头号害虫蟑螂
蟑螂是居家环境中的头号害虫,一旦房间里有了蟑螂,因其有极强的繁殖力,很难被清除。最近,英国科学家改进了一款杀死害虫的AI(人工智能)激光器,可直接识别和杀死蟑螂,为人们清除蟑螂提供了新的选择。
英国历史悠久的赫瑞瓦特大学(Heriot-Watt University)的一个研究团队9月底在《东方昆虫》杂志上介绍了一款成本不到250美元的AI激光器,可在不用药物或化学品的情况下,有效杀死蟑螂等害虫。
这种AI杀虫方法是透过全自动化的追踪系统,辨别室内害虫,并将其杀死。实验中,他们拿德国蟑螂和德国小蠊进行实验,证明这款AI激光器能在4英尺(1.2公尺)的距离内,有选择性的消灭单个害虫。
该机器采用低功率的激光照射那些害虫,使其感到炙热,无法在黑暗中躲藏,从而达到驱逐目的,或选择进一步消灭。
他们之所以拿德国蟑螂和德国小蠊作为实验对象,是因为它们是全球家庭中最主要的虫害之一。这些害虫不仅会污染食物、破坏家电,也危害人体身体健康,包括引发过敏、哮喘病和肠胃疾病等。
改进前的AI激光器,虽可有效灭掉蚊子、蝗虫和毛毛虫等,但缺点是激光功率过高,可能会对人眼睛和环境造成伤害。改进后的激光器拥有更好的3D扫描辨识系统和CPU,提升了机器辨别物体能力,也降低机器能耗。
这个新的AI灭虫激光器由摄像头、激光器、振镜(用于改变激光光线位置)、检流器和一台单板的计算机(电脑)组成,并用python 3.7进行编程修改。
该电脑用一个四核CPU和两个索尼的IMX219摄像头,以确定昆虫在3D空间中的位置,随后再透过电脑计算将激光打向振镜后攻击目标,而AI编程可透过python进行修改要攻击的目标(昆虫)。
两个索尼的IMX219摄像头是拥有8兆像素矩阵的相机。为了实现神经网络运算,机器使用分辨率为416 × 416像素的实时视频搜索单一个对象(虫),能更准确和更快回报昆虫的位置。
另外,科学家们制作1,000张蟑螂图像,并在每张图像上都用红框标记每只蟑螂的位置,训练AI系统记住这些蟑螂的影像,增加AI的神经网络反应速度。
这次改进的AI激光灭虫器,使用神经网络算法进一步的驱动振镜,使振镜的反射角度能有效控制激光束方向,并有效瞄准和攻击移动中的蟑螂,达到灭蟑和驱蟑的效果。目前AI激光灭虫器的精度为1 cm左右,预计未来精度会更高。
目前害虫控制方法仰赖化学物质和杀虫剂,会让化学物质长期残留在环境中,不仅效果有限,还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活环境。另外,那些没被药物杀死的蟑螂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药剂产生更强的抗药性,迫使人们不得不使用更毒的药剂,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不过,该研究团队警告,使用强激光束可能会严重损害人的眼睛,因此他们会做进一步研究和改进,使其未来真正能够进入实际应用当中。
一位包头老板被AI换脸诈骗430万元的消息,瞬间传遍了整个朋友圈。而三天之后,安徽警方公布了另一起AI换脸导致的诈骗案,涉案金额同样高达百万元。
此前在2019年第四季度,当Intel面临着来自AMD“线程撕裂者”的竞争压力时,他们推出了基于Cascade Lake-X架构的酷睿X 109xx系列处理器作为回应。
你会相信由人工智能生成的医疗建议吗?这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因为有越来越多的媒体和新闻宣称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诊断一系列疾病。这通常意味着,它们比受过专业医学培训的医务人员更好、更快、更便宜。
自2022年OpenAI发布ChatGPT以来,国内包括百度、阿里、智源等众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企业都在逐步跟进开发自己的对应产品,以抢占市场先机。2023年3月OpenAI发布了备受期待的大模型GPT-4,其在关键方面对其前代GPT-3进行了改进,它是多模态的模型,可以理解图像内容。例如提供更符合事实的陈述,并允许开发人员更轻松地规定其风格和行为。
当前全球最火的人工智能非OpenAI旗下的ChatGPT莫属,在全球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热潮,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曾多次批评OpenAI,表示人类当前应该暂停对高级人工智能的研究和开发,因为人工智能将会对人类社会和人类生存带来巨大的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