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的AI应用,到底哪条路能走得通?

标签:AI
分享到:

目前,AI已从深度学习走向强化学习阶段。强化学习是智能体(Agent)以“试错”的方式进行学习,通过与环境进行交互获得的奖赏指导行为。

如今不少AI产品已落地,从居家到交通,从物流到零售,针对不同人群和不同场景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据IDC最新数据,2022年全球人工智能收入预计同比增长19.6%,达到4328亿美元,包括软件、硬件和服务。在这三个技术类别中,人工智能硬件和服务支出增长更快,预计2023年可突破5000亿美元大关。

 

image.png

 

从人工智能企业核心技术分布看,大数据和云计算占比最高,达到41.13%;其次是硬件、机器学习和推荐、服务机器人,占比分别为7.64%,6.81%,5.64%;物联网、工业机器人、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分别占比5.55%,5.47%,4.76%。

可以看出,云计算、硬件、机器人、物联网已是人工智能行业的关键词,这也反映出市场的需求及企业的布局方向。

 

image.png

 

随着5G时代的到来,AI将融合5G将广泛应用于智能机器人中,利用5G技术的高传输速率和超低时延来控制机器人的行动指令,可让机器人可以执行高精度的动作。而在云计算的大力支持下,机器人终端的计算量压力将大幅减小,提供更快的反应速度及更高的服务质量。

 

image.png

 

另一方面,智慧零售也是一大趋势。智慧零售将对商品的生产、流通与销售过程进行升级改造,进而重塑业态结构与生态圈。同时在销售的过程中将通过大数据分析以对消费者的行为偏好进行分析,并制定出适合用户的营销方案,其产品也会更有针对性,避免浪费过多资源。

 

image.png

 

但如果细化到案例,从每个企业的视角去看,物联网行业里AI的现状到底如何呢?

为了帮助各大应用市场更好地了解AI与物联网在实际应用中的落地融合带来的商机和挑战,更好把握市场脉搏及未来展趋势,物联传媒将于2022年9月16日举办“AI+”人工智能创新赋能高峰论坛,届时将有产业链上芯片、终端设备等厂商的专业人士莅临现场,对AI产业从技术到市场,从落地应用到未来发展进行深度剖析。

本次论坛涉及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医疗、智慧零售、智慧社区、智能安防、智能家居、车联网等诸多领域,面向大数据、无人驾驶、边缘计算、智能制造、工业、算法、零售、科技金融、5G等从业者。

继续阅读
首款无镜头相机问世 通过位置数据信息AI生成照片

目前无论是手机还是相机拍照,成像核心都离不开设备中负责光学成像的图像传感器和镜头,不过最近在北欧丹麦出现了一款没有镜头的相机,其成像原理与传统光学成像大相径庭,通过AI智能的相关技术实现最终成像。

AI换脸成为现实?骗局、产业与技术防守

一位包头老板被AI换脸诈骗430万元的消息,瞬间传遍了整个朋友圈。而三天之后,安徽警方公布了另一起AI换脸导致的诈骗案,涉案金额同样高达百万元。

老机型在个人电脑进入“AI时代”该如何“自救”?

此前在2019年第四季度,当Intel面临着来自AMD“线程撕裂者”的竞争压力时,他们推出了基于Cascade Lake-X架构的酷睿X 109xx系列处理器作为回应。

AI正渗透到医疗保健领域,但不应让它来做所有决定

你会相信由人工智能生成的医疗建议吗?这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因为有越来越多的媒体和新闻宣称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诊断一系列疾病。这通常意味着,它们比受过专业医学培训的医务人员更好、更快、更便宜。

AI走进建筑业干“苦力”,效果如何?

自2022年OpenAI发布ChatGPT以来,国内包括百度、阿里、智源等众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企业都在逐步跟进开发自己的对应产品,以抢占市场先机。2023年3月OpenAI发布了备受期待的大模型GPT-4,其在关键方面对其前代GPT-3进行了改进,它是多模态的模型,可以理解图像内容。例如提供更符合事实的陈述,并允许开发人员更轻松地规定其风格和行为。

精彩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