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芯片植入手机成本仅 10 元,没信号也能发短信
11 月 4 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发布了《新时代的中国北斗》白皮书,向广大人民群众介绍了有关新时代中国北斗发展成就和未来愿景,并就中国北斗发展理念和实践经验进行分享。
在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透露,北斗芯片植入手机成本仅为 10 元,可以实现不换卡、不换号、不增加外设的情况下,实现在没有手机信号的情况下发送短信、报告位置。
冉承其表示,希望更多国内的手机制造商、移动运营商参与到其中,实现一机在手,走遍亚太,走遍天下。
目前国内主要手机厂商中,华为已经率先推出了支持北斗卫星消息的 Mate 50 系列,且在后续为华为 Mate Xs 2 也支持了北斗卫星消息。
冉承其还透露,2022 年上半年,中国境内申请入网的智能手机中,128 款支持北斗定位,出货量超 1.3 亿部,占上半年总出货量的 98% 以上。手机地图导航中,北斗定位服务日均使用量已突破 1000 亿次。特别是,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务已进入大众手机,在深圳、重庆、天津等 8 个城市开通车道级导航应用。
恩智浦半导体近期宣布推出一款专为 Matter 设计的安全芯片 ——EdgeLock SE051H。EdgeLock SE051H 是一款集成 NFC 的单芯片解决方案,其设计旨在简化 Matter 设备的安全入网认证,带来全新的智能家居用户体验 —— 只需轻触支持 NFC 的手机即可获取自动化建议、安装视频以及其他内容。
近些年,随着数字化转型在各领域的不断推进,来自底层的数据采集需求量激增,大量低功耗传感设备被广泛部署,但随之而来的设备供电问题,例如电池更换、意外断电、日常运维等,迫使用户需要付出大量额外成本,严重影响物联传感的规模化部署,也制约了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近日,物联传媒获得独家消息,去年被华为和中国移动提出的蜂窝无源物联网技术,符合该技术的标签芯片在年前已被研发成功,实现与5G基站进行数据交互。
从2020年末就开始的汽车芯片短缺现象,到2023年似乎还未有减缓的趋势。近日,根据汽车行业数据预测公司AutoForecast Solutions的最新数据,截至1月15日,由于芯片短缺,今年全球汽车市场已累计减产约21.91万辆汽车,其中亚洲其他地区的减产量为17.01万辆,约占全球减产量的78%。
过去的一年,中国半导体产业受到电子消费市场和美国芯片管控的双重影响,芯片进口出现了下降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