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智能制造应用规模全球领先,中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增长约 13 倍

分享到:

11 月 25 日消息,2022 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于 11 月 23 日在江苏南京召开。

据央视报道,在 2022 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年来,我国智能制造应用规模和水平进入全球领先行列。

据介绍,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增长约 13 倍,达到每万名工人 322 台;5G、人工智能等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的应用规模稳居全球前列。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表示,我国目前已有 110 家工厂达到国际智能制造先进水平,建成了近 2000 家引领行业发展的高水平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

十年来,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已接近 3 万亿元,工业软件产品收入突破 2400 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超 10 亿元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达到近百家,服务范围覆盖 90% 以上的制造业领域。

据介绍,随着智能制造标准体系不断完善,我国已建成近 200 个标准试验验证平台,制定发布了近 340 项国家标准,在顶层设计、互联互通、新模式应用等领域实现国际标准突破。

 

 

image.png

工信部数据显示,十年来,我国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智能制造取得长足进步,应用规模和水平全球领先,核心产业快速壮大,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加速变革,培育出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等一批新业态新模式,以及智能在线检测、人机协同作业等一批典型场景。

继续阅读
智能技术节能改造在可使用在可持续建筑中

使用智能技术进行改造是使现有建筑更具可持续性和能效的强大工具。通过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和高级分析的力量,我们可以将建筑环境转变为智能绿色建筑网络,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还可以为居住者提供健康舒适的环境。智能技术在可持续建筑中的作用具有真正的变革性,为能源效率、环境可持续性和居住者福祉开辟了新视野。

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大致形态公布

在机器人领域,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一直备受关注。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领域不断被扩展

首例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子宫内膜癌全面分期手术

什么职业才能不被机器人取代?

当ChatGPT等AIGC工具能力不断进化,其替代基础性工作已成为大势所趋。可如果没有了基础职位,人们该通过何种途径成长?又应该通过哪些机制确保技术不被滥用?

哈工大为纳米机器人提供新想法

最近,哈尔滨工业大学团队构建出一种超分子胶体马达全新体系。该体系基于可控化学分子组装而成,并由数百个旋转生物分子马达(自然界中最小的分子马达)所驱动。

精彩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