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航线飞行154分钟!西工大扑翼式无人机创吉尼斯世界纪录

标签:无人机
分享到:

12月12日,记者从西北工业大学获悉,学校申请的扑翼式无人机单次充电飞行时间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挑战成功,认定的纪录时间为2小时34分38秒62。

吉尼斯世界纪录官方证书

2022年11月15日14时03分04秒,在吉尼斯世界纪录官方认证官和专业计时员现场见证下,西北工业大学自主研制的“云鸮”扑翼式无人机经自主航线飞行154分钟后平稳降落。经过吉尼斯世界纪录严格认证,挑战通过,超过原纪录63分钟。

“云鸮”扑翼式无人机正在自主飞行

据悉,本次刷新世界纪录的“云鸮”扑翼式无人机采用了高升力大推力柔性扑动翼设计、高效仿生驱动系统设计和微型飞控导航一体化集成等关键技术,翼展1.82m,空载起飞重量为1kg,手抛起飞,滑翔降落,能够按设定航线自主飞行,飞行过程中能实时变更航线。

“从2001年开始,我们团队一直致力于研制更仿生、更高效的扑翼飞行器,在续航时间、载荷能力、环境适应性等方面不断突破极限,这次创造世界纪录可谓是水到渠成。”西工大航空学院宋笔锋教授介绍说,目前世界航空强国也都将仿生飞行技术列入了重点发展领域。

据团队青年教师薛栋副教授介绍,他们基于对鸟类翅膀高升力大推力机理的研究,发明了柔性仿生扑动翼设计方法,先后迭代了将近20轮,经过一轮轮的数值仿真、风洞实验和飞行测试,最终得到推力、升力和功耗等多项指标综合性能最佳的版本,使此次参加挑战的飞行器的扑动翼具有非常优越的气动特性。

“每一次外场测试时,负责总体、扑动翼、驱动系统、飞控系统设计的同学都会参与进来,一起解决飞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讨论改进方案,在不断改进的过程中,飞行器的性能得到了提升。”担任“云鸮”飞行器总设计师的博士研究生孟瑞对此次的挑战感悟颇多:“这是我们学生时代最宝贵的经历,大家付出的努力也都非常值得!

继续阅读
无人机巡河方案 防洪防灾的新利器

无人机技术近年来在众多领域取得了广泛应用,其中就包括防洪防灾领域。无人机巡河方案作为新一代科技手段,正在逐渐改变着我们传统的防洪方式。

应实施与优势是无人机巡河方案的未来

在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领域,无人机巡河方案的应用引起了广泛关注。这种无人机巡河方案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方案?它的实施又会带来哪些好处?本文将带你一起深入了解。

无人机远程自主巡检守护电网安全

4月20日,媒体记者在福建平潭前进变电站参观无人机自主巡检应用场景。

自动化无人机机场即将实现吗?

机舱盖缓缓打开,无人机自动出舱起飞,按照设定路线进行巡检,画面和数据实时回传后台,巡检结束自动返回机舱,并充电等待下一次起飞……这是发生在成都大鹏无人机制造基地的一幕。日前,成都纵横股份发布纵横昆仑JOS-C2000无人值守系统,通过该系统,可实现无人机自主巡检,运维人员只需要远程操作,不必去到作业现场,降低了人工成本和作业强度,大大提高了巡检效率。

麻省理工无人机无碰撞成功率达到 100%

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创建的自动化系统允许无人机自主选择安全的飞行轨迹,试验结果表明无碰撞成功率达到 100%。

精彩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