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816|回复: 2

第三届“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比赛事宜说明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主题

10

帖子

0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最后登录
1970-1-1
发表于 2008-3-3 11: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比赛平台与比赛内容
           
  • 竞赛秘书处统一负责采购比赛所需车模套件,推荐使用并负责定制单片机MC9S12DG128开发板以及在线调试工具,提供培训教材,免费发放Code Warrior开发软件。       
  • 参赛队伍在车模平台基础上,制作一个能够自主识别路线的智能车,在专门设计的跑道上自动识别道路行驶。       
  • 照车模识别路线方案中是否使用透镜成像分成光电与摄像头两个赛题组别,两个赛题组分别进行比赛。使用了透镜成像的检测路径方案的模型车属于摄像头组,其余都属于光电组。每一参赛队只能参加一个组别比赛,参赛队伍可自行选择参赛组别。       
  • 综合赛车单圈最短时间、比赛项目完成情况、技术报告质量等项的分数进行评奖。       
  • 国将首先按照地域划分为五个分赛区,各校参赛队伍开始按照五个分赛区进行报名。每个学校最多可以报四支参赛队伍,如果有一支以上参赛队伍的学校必须包含有光电和摄像头两个组别的参赛队伍。       
  • 三届大赛组委会根据五个各赛区报名参赛队数确定是否调整赛区,最终确定各分赛区的划分以及分赛区参加决赛的优胜队伍数目。分赛区总共遴选出光电组与摄像头组相同数量队伍参加全国总决赛。       
  • 参赛队伍首先在各分赛区进行智能汽车预赛,各分赛区的优胜队将参加在东北大学举办的智能汽车全国总决赛。
二、比赛整个日程安排
           
  • 比赛报名阶段:2007年11月10日至2007年12月31日;       
  • 资格评审阶段: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1月10日;       
  • 签订比赛承诺书,发放开发工具以及购买车模套件阶段:2008年1月10日至2007年2月29日;       
  • 分赛区举办联谊会议: 2007学年秋季学期期末或者2008年度春季学期开学初(详见各分赛区通知);       
  • 参赛队伍赛车制作调试阶段:2008年1月至2008年7月;       
  • 分赛区举办比赛阶段:2008年7月12-21日(详见各分赛区通知);       
  • 参加决赛队伍技术报告提交与评审阶段:2008年7月25日;       
  • 决赛阶段:2008年8月3、4日在东北大学;比赛队伍需要完成智能车设计制作,提交完整技术报告。
 
三、组队规定、报名办法及培训
         1.组队规定
          2008年暑期之前在校具有正式学籍的全日制本科生及研究生均可以参加比赛;每支参赛队由3名学生组成,其中至少包括2名本科生,另有带队老师1-2名,若由两名教师联合指导,这两名教师必须具有不同的一级学科研究背景。每名学生只能参加一支队伍,参赛队伍可以任选光电、摄像头赛题组其中一个赛题组别。
         2.  报名办法
参赛队通过竞赛网站报名。
智能车大赛网站地址:www.smartcar.au.tsinghua.edu.cn
参赛队在上面网站相应分赛区网页中填写报名信息,提供学校带有公章推荐信函的扫描图片。各分赛区组委会通过该网站公布资格认定信息。参赛队伍在接收到确认参赛资格后,便可以按照大赛网站上公布的购买方式通过邮购购买车模套件、单片机开发工具以及辅助教材。 参赛队伍资格确认后,从网站下载并填写“竞赛报名承诺协议”,连同学校推荐信函一并寄往各分赛区承办学校。
                       
                         赛区名称                        

                       
                       
                        承办学校                        

                       
                       
                        邮寄地址                        

                       
                       
                        第一赛区                        

                       
                        东北赛区                       

                       
                       
                        东北大学                        

                       
                       
                        110004 沈阳市和平区文化路3号巷11号  主楼503   东北大学127信箱    李晶皎 (收)
                        024-83678543 freescale_neu@mail.neu.edu.cn                       

                       
                       
                        第二赛区                        

                       
                        华北赛区                       

                       
                       
                        天津大学                        

                       
                       
                        300072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教务处  王世荣 (收)                       

                       
                        022-27405154 wangshirong@tju.edu.cn                       

                       
                       
                        第三赛区                        

                       
                        华东赛区                       

                       
                       
                        合肥工业大学                        

                       
                       
                        230009 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193号  合肥工业大学   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吴晔(收)
                        0551-2901397 wuye.tang@eyou.com                       

                       
                       
                        第四赛区                        

                       
                        华南赛区                       

                       
                       
                        武汉科技大学                       

                       
                       
                        430081 武汉青山和平大道947号 武汉科技大学 教务处吴怀宇(收)
                        027-68862069 whywo@163.com                       

                       
                       
                        第五赛区                        

                       
                        西南赛区                       

                       
                       
                        电子科技大学                       

                       
                       
                        610054 成都市建设北路二段四号   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 余魅(收) 028-83200328 yumei@uestc.edu.cn                       

                       
            各分赛区组委会收到参赛队的参赛协议以及学校推荐信函后,可以最终确认参赛资格。
 
         3.  培训
     各分区承办学校组织分赛区参赛队伍联谊会,会议内容包括比赛内容、规则质疑、S12单片机开发技术培训。
四、网站服务
   竞赛秘书处通过网站www.smartcar.au.tsinghua.edu.cn 提供如下内容服务:
           
  • 提供竞赛的主要的内容、规则及相关技术资料;       
  • 参赛队伍可以获取竞赛过程中的相关通知;       
  • 比赛技术交流、咨询;       
  • 其它的技术培训活动会随比赛进程通过网络发布;       
  • 提交技术报告。
五、奖励
           
  •                 比赛分成光电组与摄像头组,每一组都设相同数量的奖项。        
           
  •                 分赛区设立预赛阶段一等奖、二等奖以及三等奖给予获奖证书。        
           
  •                 决赛区将设立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以及三等奖给予获奖证书、奖金。        
           
  •                 各类奖项具体数量及奖金分配额由第三届竞赛组委会根据具体的报名数量来确定。        
 
六、知识产权
              所有参赛队伍必须与大赛各分赛区组委会签订参赛承诺协议(具体内容参见协议文本),参赛作品的著作权归属参赛者本人,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和比赛秘书处可以在相关主页上收录并公开获奖作品的设计方案、技术报告及参赛模型车的视频、图像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28

帖子

0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129
最后登录
1970-1-1
发表于 2008-5-8 12:03:54 | 显示全部楼层

RE:第三届“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比赛事宜说明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13

帖子

0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4
最后登录
1970-1-1
发表于 2008-7-16 22: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RE:第三届“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比赛事宜说明

发表于2008-05-08 12:03
RE:第三届“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比赛事宜说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注册/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恩智浦技术社区

GMT+8, 2025-8-2 09:18 , Processed in 0.083922 second(s), 21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