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Veiko 于 2015-5-13 10:36 编辑
与飞思卡尔的相遇——想起那个大雪纷飞的夜晚,夜黑风高,适合杀人夺宝…… 好了,回到主题——电子攻城狮与KL26的相遇,这让我回想起那次失望却又有点小惊喜的落榜。2008年从一个乡镇中学以567分的成绩考入我后来就读的大学,当时其实第一志愿不是电子工程学院的专业,而是软件工程学院的软件工程。接到被学校录取的通知电话时,我傻了,居然被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录取,我记得很清楚,当时全身短暂地麻木了几秒……就这样,踏上了不归路。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我们学校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设在电子工程学院下,很显然出来的大多是电子类的攻城狮无疑,现在的我也刚好证实了这个说法。浑浑噩噩过完大一上学期,参加了一大堆社团,最终因为兴趣放弃了其他社团的工作,进入了电子实验室,那时才2009年。 电子实验室由学校实验中心管理,学校许多比赛,实验中心也要负责,所以在我们实验经常会听到有关电子竞赛的消息,当然一般大一以外的年级每年都会有比赛参加的,最开始是省赛,国赛,后来工信部又有了一个技能大赛,当然在这众多的比赛当中有一个比赛比较有名,含金量也很高——飞思卡尔智能车比赛。第一次知道飞思卡尔也是因为听到别人谈论这个比赛,当时简单的了解了一下,参加这个比赛不光是能简单编写一些单片机驱动就可以了,算法十分重要,图像处理,传感器数据处理,控制算法等等,综合要求比较高,而当时我们的侧重也是国赛和省赛,所以对于这个比赛也仅限于了解了一下,现在想想参加一下也许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大一下学期,学会基本电路图绘制和电路制板,掌握51单片机的开发,大二开始接触430,AVR当然中间还涉及到C,VB等开发工具及开发环境的学习,就不多说了,大二也在老师的介绍下与校外企业合作一些简单的项目,大三用了一下STM32,大四做基于Zigbee的毕设,也是一个公司的项目,就这样,大学完了,不过后面想起来我的大学时间安排得十分不合理。应该早点学习操作系统,或者多接触一些技术以外的东西吧。 工作…………当中大量用到MCU,结合大学的学习,没有使用过的MCU上手也非常的快,中间有过Microchip,TI,ST,STC,ATMEL等公司的MCU,就是没有用到飞思卡尔的MCU,心里面也一直猜想着飞思卡尔的美好,汽车级别应用,以及在智能车比赛当中的优异性能的体现。 终于,偶然的机会,在与非网这边看到了KL26的试用,怀着了解一下的心思申请了一块并通过了,申请的项目是做一个USB声卡,当然它能够从容地应付。但由于公司项目的事情,对USB部分的学习无数次被中断,到现在板卡的试用也还停留在基础模块的评估和应用上面,不过与刚拿到板卡,最初看官方例程时的心情不一样,现在已经开始喜欢上了飞思卡尔的风格,倒不是说固件库的编程风格,说实话,我开始看例程的时候心情相当不好,因为例程里面太乱了,一会儿是寄存器操作版本的,一会是API风格的,完全没有规律可言,同时KL26好像还没有完善的SDK库。我喜欢的风格是飞思卡尔对于寄存器和外设功能的安排风格,个人觉得配置起来还是相当顺手,芯片资料也写得很清楚明了,在基本支持文件(启动文件,内核支持文件)齐全的情况下,不需要任何的固件库,有芯片资料也能很快地掌握一个模块的使用,并将其运用在具体的应用之上。 前面一段话中,已经吐槽过了KL26的例程,当然不得不说,例程虽然不好,但相关的支持好像还可以,很快就得到了答复,原因是例程由两边的人马开发的,所以风格不一致,而且飞思卡尔公司正在组织尽快出KL26的SDK库,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在试用板卡的过程当中经常逛论坛,经常听到有人不愿看英文资料,想直接空手要程序的,甚至还想找人手把手指导的……我只想说,朋友选择了电子工程狮,你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不看英文……呵呵。
请大家移步看看我的经验分享贴【征文FSL 开发经验篇】+浅浅地谈一下MCU快速入门的方法,并欢迎点评:
https://www.nxpic.org.cn/module/forum/thread-598808-1-1.html
希望能得到您的宝贵一票哦,投票地址如下:
https://www.nxpic.org.cn/module/forum/thread-598969-1-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