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感谢ocean提供的图片。 今天测试raspberry pi时,它的I2C功能出现bug。bug就出现在clock stretching上。我很无奈放弃了使用他支持I2C硬件的方案。 大家都知道,I2C支持“一主多从”通信,接线少,可扩展设备多。主设备始终控制着时钟线SCL,不论是往设备写还是从设备读。一般情况下,如果操作对象是EEPROM或者其他简单设备而言,无所谓,但是,如果从设备是处理器,在接到主机命令后要去处理一些运算,然后将结果返回给主机。这个时候可能造成来不及处理。怎么办?这时,从设备会主动控制时钟线把它拉低!直到数据准备好之后再释放时钟线,把控制权交还给MASTER。这也是I2C通信系统中,从机唯一能控制总线到时候!。 关键是很多I2C主机不支持clock stretching功能,所以,无法和带有clock stretching功能的从机通信。所以在选择主机器件之前,必须要注意这一点,不然整个设计方案可能报废,影响很大。 我之前的设计方案中,需要USB2I2C的芯片,我选择了FT2232和CY7C65215,这两块芯片虽然都标注支持USB2I2C,但是,前者是对GPIO拟合I2C操作,后者不支持clock stretching!所以,导致很长时间一度I2C通信失败,现在市场上这种ASIC,特别是usb转多个I2C MASTER的,几乎找不到IC,空白市场(不知道这个信息有木有价值) 所以,在大家今后的设计中,千万要注意,I2C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的。 同时,google也搜到网上有老外也发现了这个bug,贴几张他的图:
8个时钟后,CLK拉低,那个红线的地方就是clock stretching,按道理来说,从机处理期间,时钟线拉低,等待释放后恢复正常,但是,raspi里面的恢复后的第九个时钟非常小!!!,在400k及以上的通信中,有概率造成通信失败。 这个图是CYPRESS的usb转serial的桥,可以看见是一直发的,没有clock stretching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