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比较忙,连载帖有点慢。 应网友的需求,我补发一帖关于PID算法调试经验的帖子。 其实对于PID,最难莫过于调试那些参数,根据我的经验,我把调试的步骤分为如下四步: 1.确定比例系数Kp 在确定Kp 的时候,先要去掉PID的积分项和微分项,可以让Ti=0,Td=0,纯比例调节模型,输入设定为系统输出允许最大值的60%-70%,比例系数Kp由0开始逐渐增大,直到系统出现震荡。然后再次反向调节,让Kp逐渐减小,直到震荡消失。记录此时的Kp,设定PID比例系数Kp为记录值的60%-70%,设定Kp这一点很关键! 2.确定积分时间常数Ti 我们在确定Kp之后,最好设定一个比较大的Ti,然后让其逐渐减小,直到系统出现振荡,然后再反过来,逐渐增大Ti,直到振荡消失(同Kp的调法),记录Ti,我们真正设定的Ti为当前值的150&-180%。 3.确定微分时间常数Td Td一般不需要设定,为0就好,此时为PI调节,如果需要设定方法同上,取值的时候取其不振荡时数值的30%即可。 4.开始进行空载调节,然后再是带载调节,根据反馈信息进行相对应的调节。 附:反馈信息:(详见我的帖子——PID算法(3)) 1.比例环节Kp,作用是加快系统的响应速度,提高系统的调节精度,副作用是会导致超调。(震荡) 2.积分环节Ki,作用是消除稳态误差,副作用是导致积分饱和现象。(饱和) 3.微分环节Kd,作用是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副作用是延长系统的调节时间。(时间过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