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20|回复: 2

[报名/申请] 【申请FRDM-K64F试用】+ 电动汽车锂电池在线监测系统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6-15 16:35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50

    主题

    159

    帖子

    0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49
    最后登录
    2023-3-11
    发表于 2015-10-10 10:05: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yinyue01 于 2015-10-12 06:40 编辑

    申请理由:
    a. 是否使用过Kinetis MCU? 是,使用过K20
    b. 打算用这款开发板设计什么作品?开发板在作品中的用途,及作品最终实现的功能。
    锂动力电池是新型高能电池,它具有能量高、电池电压高、工作温度范围宽、贮存寿命长等优点,大容量锂电池已在电动汽车中试用。但锂电池也存在着安全性问题,如内部短路、外部短路将导致大电流,使得有机电解液电解产生气体,严重时甚至发生爆炸。本项目设计的基于K64的锂电池在线监测系统将实时监测锂电池的状态,确保锂电池安全运行。
    反应锂电池运行状态最重要的电量信号是充放电电压和电流,因此本项目采用K64实时采集锂电池的充放电电压和电流信号。由于安放于电动汽车上的动力锂电池状态还与环境温湿度、汽车加速度等有关,因此在线监测系统也将实时采集环境温湿度和加速度信号作为参考。通过信号调理和数据处理,并将数据通过蓝牙模块实时传输至PC或手机,在上位机上判断锂电池的运行状态,并及时报警,确保锂电池的安全运行,同时积累锂电池的运行信息。
    在线监测系统采用上位机+下位机的架构,由传感器单元、信号调理单元、嵌入式系统和上位机构成,如下图所示。
    QQ Photo20151010100508.jpg
    在线监测系统下位机通过置于锂电池正极的直流电流互感器或采样电阻实时采集充放电电流信号。信号调理单元实现将锂电池电压、电流信号转换为K64内部模数转换(A/D)单元可以接受的电压信号形式。以K64为核心的嵌入式系统接收该信号,同时接收环境传感器发送的温度、湿度、加速度信号,在进行初步数据处理和必要的存储后,将电压、电流以及环境信息传输至上位机作进一步的处理和诊断。由于锂电池位于车内,因此可采用通信电缆或无线方式进行数据传输,本项目拟采用蓝牙模块传输在线监测的数据。
    在线监测系统的嵌入式程序设计将包含以下几个部分:电压、电流数据采集与处理程序、环境数据采集与处理程序、无线数据传输程序以及Micro SD卡存储程序。上位机程序将实现对下位机发送数据的接收、显示和存储,便于上位机进行后续的数据分析和故障诊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2-9 14:16
  • 签到天数: 1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25

    主题

    1785

    帖子

    0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250
    最后登录
    2024-6-11
    发表于 2015-10-10 10: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支持一下
    freescaleic.org.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1-4 11:23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9

    主题

    235

    帖子

    0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98
    最后登录
    2016-12-12
    发表于 2015-10-10 11:0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一下
    freescaleic.org.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注册/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恩智浦技术社区

    GMT+8, 2025-7-21 11:11 , Processed in 0.089443 second(s), 22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