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885|回复: 7

[分享] LPC824LITE之用Mbed方式更新程序之我见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25-5-29 09:38
  • 签到天数: 63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94

    主题

    1639

    帖子

    2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470

    热心会员

    最后登录
    2025-6-10
    发表于 2016-10-24 18:2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胤幻1988 于 2016-10-24 18:53 编辑

    本来很普通的一件事却让我捣鼓半天。唉,本人用的是WINDOWS 10 X64系统,今天想按照说明书上的用Mbed方式更新程序这个方法试试。
    QQ截图20161024163418.png
    可是按照说明装上驱动什么的后,识别它到时能识别出虚拟的U盘和串口,问题在于U盘不断的掉,然后有重连,压根做不了活。

    没办法,捣鼓了个XP虚拟机,准备在XP上看看效果。先在XP环境下装好所以驱动,正常出现U盘和串口。又在论坛上看到了一个更新MBED固件的帖子,我就照着更新了一下,发现U盘总容量重原来的32K变成64K,不过能用的还是一样大。
    然后直接把 QQ截图20161024165611.png 拷到U盘目录下。重新上电。发现现象对了,闪灯效果一样,串口输出也一致了。[size=17.1429px]资料给的串口工具不是很好用。
    QQ截图20161024164213.png
    按USER键后,检测了AT240C等
    QQ截图20161024164308.png 调整板上ADC相关的电位器,相应个数指示灯的点亮。
    IMG_20161024_162836.jpg IMG_20161024_162848.jpg IMG_20161024_162910.jpg 说明WIN10系统兼容性还是不那么完善啊,或者一些厂家做驱动底层什么的也没照顾到WIN10啊。好多东西还得32位系统啊。
    搞了这么多,那什么是MBED呢?
    经网络查找,原来Mbed是一个系统的名称。那就很好理解了,把程序生成的BIN文件(类似镜像文件)拷到存储里面,再重启,写入BIN文件。这样就达到烧写的目的了,感觉与linux有点类似啊。虽然本人不懂,但也听说过步骤。
    言归正传;
    ARM宣布了针对物联网低功耗设备的操作系统mbed OS。mbed OS部分开源,其余部分控制在ARM手中,理由是为了确保操作系统不会碎片化。ARM声称mbed OS只需要256kb内存,它希望开发商能能使用mbed开发电池使用寿命长达数年的设备。
    拷贝网上的一段话,看了就更明了了:
    首先,相较于过去的开发工具和操作系统,mbed确实提供了一个相对更加系统和更加全面的智能硬件开发环境。mbed不但把当前智能硬件可能会涉及到的外设(红外、电机、蜂鸣器、陀螺仪等)基本都进行了标准化的处理,并且还提供了这些外设的原理、关键知识、示例代码等,这对于当前很多不太熟悉智能硬件的人来说,帮助都是十分巨大的。
    其次,mbed还把很多与硬件相关的程序使用中间件进行封装,这使得操作硬件不必再特意关心底层驱动,开发者只需要调用友好接口就可以。这就好比Java封装后,比用C语言开发上手更快一个道理。因此利用mbed进行的开发工作会变得简单很多,而且由于很好的屏蔽了驱动层,mbed的跨平台开发也会显得更为方便,比如开发者可以很方便的从ST切换到freescale平台。
    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相较于现有的其他开发工具,mbed除了可以使用类似与TurnOnMyLed这种交互很好的接口进行开发以外,还可以同时支持离线和在线开发环境,即可离线开发,也可以在网页上编辑,这不但可以让开发者将bin很方便的下载到设备上运行,还可以为开发者提供IDE本地编译环境,并且支持Arduio和Contiki工程,这让基于mbed的开发工作更加开放与灵活。
    因此,相较于可以承载更多的功能和数据处理能力,我认为mbed推出的更大意义还是在于,进一步减少和降低了智能硬件的开发门槛,这可以帮助更多不熟悉物联网和智能硬件的开发者参与进来,并且还可以减少他们很多基础性的麻烦工作,让大家将更多的精力和重心聚焦在智能硬件自身的核心idea。
    不过,mbed OS目前刚刚推出,生态系统建设还处在早期阶段,除了价格、能耗等技术问题,它的稳定性、成本、安全等问题都有待进一步验证。还有十分关键的一点就是mbed能否快速吸引到大批量的开发者和合作伙伴,这些都是mbed下一步将面临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并且物联网(IoT)覆盖的范围很大,包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各种各样的需求也有十分明显的碎片化特性,这就使得不同的客户需要不同的解决方案,客户需求决定任何一种开发工具或系统要想一统江湖都不大现实。
    比如以Arduino为例,相较于mbed,它就显得更加简单易用,除了同样可以很方便地连接各类传感器外,在价格、能耗以及稳定性等方面的优势也是mbed暂时无法替代的。因此虽然我们都很希望在物联网领域有一个更加统一的标准和操作系统,尤其是作为已经在智能硬件和物联网领域耕耘四年的我们更是希望如此,但是这在短期会很难实现,因为物联网的多样性、丰富性和未来的巨大发展空间都会远远超出我们现有的想象。
    你会发现,ARM在mbed平台上自己做了OS,看上去似乎并没有给Google留什么空间,这对在过去智能手机快速普及的几年曾大获成功的ARM+Google玩法产生一些改变。但就目前而言,mbed的价值更多还是体现在它是一个更加强大、更加灵活的开发环境和开发工具,mbed不但可以让智能硬件的开发变得更加简单,其强大的处理能力也给了自身足够宽广的未来空间。
    作为操作系统来讲,mbed的优势在于更底层更基础的系统处理,Andriod则擅长上层应用、人机交互。因此在未来的物联网领域,虽然ARM和Google直接的竞争肯定是有的,但它们合作的空间其实更大。
    就现在来看,mbed最大意义就是让智能硬件的开发进一步变得简单,我一直有关注他们的产品和进展,在机智云已接入的200余万台智能硬件,开始有部分开发者在用mbed了。最近跟智能家居新锐幻腾科技CTO吴天际聊天时,他对于mbed的易用性和可移植性就比较赞许,认为能帮嵌入式开发者不少的忙。(摘自网络)
    //////////////////////////////////////////////////////////////////////////////////////////////////////////////////////////////////////////////////////////////////
    ARM网站提供MBED的在线编译功能,ARM-mbed网站——http://developer.mbed.org/。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一试。

    PS:刚刚又试了下发现MBED固件更新后,直接在WIN10 X64环境下就能用了。哈哈~!






    哎...今天够累的,签到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7-2-13 08:29
  • 签到天数: 2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531

    主题

    2048

    帖子

    0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0
    最后登录
    2018-8-14
    发表于 2016-10-26 11:05:26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真看完了,楼主关于mbed的观点,非常赞赏
    签到 签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3-21 22:51
  • 签到天数: 36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7

    主题

    2716

    帖子

    7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24
    最后登录
    2019-3-21
    发表于 2016-10-27 13: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分析的很详细~学习了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2-19 14:46
  • 签到天数: 1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4

    主题

    101

    帖子

    0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79
    最后登录
    2018-9-19
    发表于 2016-10-31 14: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的很详细,为楼主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4-1-9 10:30
  • 签到天数: 32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以坛为家I

    15

    主题

    1048

    帖子

    0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206
    最后登录
    2024-1-9
    发表于 2016-11-22 17: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MBED固件怎么更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5-5-29 09:38
  • 签到天数: 63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94

    主题

    1639

    帖子

    2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470

    热心会员

    最后登录
    2025-6-10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3 09:56:48 | 显示全部楼层
    xinchao 发表于 2016-11-22 17:09
    MBED固件怎么更新?

    直接把固件xx.bin文件复制到虚拟的Mbed U盘,然后它会自动刷新。然后复位下板子即可。
    哎...今天够累的,签到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7-1-10 10:14
  • 签到天数: 1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3

    主题

    82

    帖子

    0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77
    最后登录
    2017-3-9
    发表于 2016-12-22 21: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遇到同样的问题,请问最新的稳定的固件哪里下载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1-13 06:57
  • 签到天数: 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1

    主题

    36

    帖子

    0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97
    最后登录
    2017-10-18
    发表于 2017-10-18 11:28: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在自学mbed,国内似乎不太重视这个封装过的os,相比之下小日本值得我们学习,他们出了很多mbed的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注册/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恩智浦技术社区

    GMT+8, 2025-7-24 05:33 , Processed in 0.103108 second(s), 27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