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574|回复: 2

[S12] 【我要创作】基于S12ZVM的BLDC(3)——电压测量与控制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21-3-10 19:44
  • 签到天数: 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126

    主题

    525

    帖子

    0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18
    最后登录
    2023-12-25
    发表于 2017-3-3 22:3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BEMF电压测量
    BEMF电压仅可在PWM有效相位期间测量。由于存在开关噪声,因此要一直测量到有效周期结束。


    根据电机和功率部分参数的不同,电压振荡的幅值、周期和阻尼均有所不同。因此,建议将近结束时测量BEMF电压。此采样点的时间也需要存储下来,用于增强过零点检测。
    2.直流母线电流测量
    5.png

    由于直流母线电流仅在有效周期内才等于相电流,因此直流母线电流必须在PWM周期的有效周期内测量,如图所示。
    在PWM周期的有效周期内,相电流会升高。上升电流的斜率由电机相电感确定,相电感越小,上升电流的梯度就越大。务必在PWM有效周期中间测量电流,以获取平均相电流。
    3.控制阶段
    (1)对齐
    BLDC电机无传感器控制的主要任务就是位置估计。但在启动电机之前,转子位置为未知。对齐状态的目的在于将转子对齐到已知位置。这个已知位置支持按照所需方向开始旋转轴,并在启动过程中生成最大的转矩。在对齐状态期间,全部三相绕组都导通,这是为了在转轴旋转的任意方向上都获得最好的性能。 A相 和B相连接到直流母线电压的正极, C相接地。对齐时间取决于电机的机械常量,包括负载以及电机所施加的电流。在此状态下,电机电流(转矩)由PI控制器控制。
    (2)启动
    在启动状态下,电机换向在开环模式下控制,没有任何转子位置反馈。换向周期由开环启动曲线控制。仅在轴速度足够高(大约为电机额定转速的5%),足以产生可辨识的BEMF电压时,开环启动才结束。
    (3)运行
    下面这张图展示了运行状态的结构框图,其中包含BEMF采集及过零点检测,旨在控制换向。电机速度根据过零点时间段预测。所需速度与预计速度之间的差异将馈送给速度PI控制器。速度PI控制器的输出与BLDC电机所施加的电压成比例。电机电流在BEMF过零点事件期间进行测量和滤波,并作为反馈传输给电流控制器。电流PI控制器的输出限制速度PI控制器的输出。限制速度PI控制器输出能够保护电机,避免其超出允许的最大电机电流。
    6.png
    下一次是重要的软件代码

    我知道答案 目前已有2人回答
    4.png
    很开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7-5-3 11:19
  • 签到天数: 1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50

    主题

    1万

    帖子

    0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4090
    最后登录
    2024-4-19
    发表于 2017-3-4 08:5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不错,我喜欢。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9-15 08:42
  • 签到天数: 195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

    主题

    4686

    帖子

    0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9405
    最后登录
    2023-9-15
    发表于 2017-3-4 09:30:27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料很好,学习了!!!
    今天天气不错!签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注册/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恩智浦技术社区

    GMT+8, 2025-9-2 17:11 , Processed in 0.082369 second(s), 24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