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268|回复: 0

NXP带你了解超宽带(UWB)工作原理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5-6-10 23:03
  • 签到天数: 150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97

    主题

    4688

    帖子

    12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080
    最后登录
    2025-7-2
    发表于 2021-7-2 09:3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移动终端、汽车、物联网与工业等广泛的市场中,开发人员一直在积极寻求一种精密的测距技术,来实现精准的室内与室外定位。幸运的是,UWB在近期经过“改造”,成为精确、安全的实时定位技术,优于Wi-Fi、蓝牙和GPS等无线技术。超宽带技术能够实时处理环境信息,如位置、移动及其与UWB设备间的距离,这些信息已精确到几厘米,这为系统增添了空间感知能力,从而将推动一系列激动人心的新应用的开发。为了解UWB的潜力,请务必考虑UWB在测量飞行时间、到达角、尤其是其安全属性方面的独有特点。

    uwb_nxp.png

    UWB的起源与现状
        1960年代,人们首次开发出UWB,将其用于雷达应用。后来,该技术经过调整,用作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并在IEEE.15.3中标准化为速度高达480 Mbps的超高数据速率传输技术。在这个容量方面,该技术与WiFi直接竞争,但WiFi很快使其数据传输功能相形见绌,使得UWB在传输用例中退居二线。基于脉冲无线电技术,UWB的下一个角色则成功得多。如IEEE 802.15.4a中指定的,它使用2ns脉冲来测量飞行时间和到达角的值。不久后,其安全功能通过IEEE 802.15.4z中指定的扩展得到增强(在PHY/RF级别),这使其成为独特的安全精密测距和感应技术。
        使用智能手机作为智能钥匙来进入和启动汽车的想法极具吸引力,因此,汽车和智能手机行业的领先企业纷纷积极参与,在802.15.4z标准中定义安全机制。UWB为何能够以如此高的精度处理这么重要的用例?让我们来探索一下该技术的背景和环境。

    什么使UWB成为与众不同的无线技术
        与大多数无线技术不同,超宽带(UWB)通过脉冲无线电工作。它在宽频带上使用一系列脉冲,因此有时也被称为IR-UWB或脉冲无线电UWB。相比之下:卫星、Wi-Fi和蓝牙在窄频带上使用调制正弦波来传输信息。
        UWB脉冲具有多个重要特点。首先,它们陡而窄,看起来像尖峰一样,即使是在嘈杂的通道环境中,也很容易识别。此外,与WiFi或BLE等其他技术相比,对于ToF测距,UWB脉冲更适合密集多径环境。由于主信号路径旁的对象会引起反射或中断,通过多个路径到达接收器的无线电信号在IR-UWB系统里很容易与主信号区分开来。但这件事在窄带系统里却非常耗时和困难。
        UWB在无线电频谱的其他部分工作,远离聚集在2.4 GHz周围的繁忙ISM频段。用于定位和测距的UWB脉冲在6.5和8 GHz之间的频率范围内工作,不会干扰频谱其他频段发生的无线传输。这意味着UWB能够与现在最流行的无线形式共存,包括卫星导航、Wi-Fi和蓝牙。
        在典型功率级工作时,距离最长可达10米左右。但如果使用较高功率脉冲,UWB的距离甚至可达200米。UWB通信还可以传输数据,其中UWB数据包的有效载荷部分以大约7 Mbps的速率发送数据,并且可以继续加速,最高可达32 Mbps。
        现在,UWB使用调制脉冲序列,持续时间为2ns,非常短。脉冲间距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脉冲重复频率(PRF)从每秒数十万脉冲到每秒数十亿脉冲不等。通常支持的PRF是62.4 MHz和/或124.8 MHz,分别称为PRF64和PRF128。UWB的调制技术包括脉冲位置调制和二进制相移键控。

    改写自 《NXP带你了解超宽带(UWB)工作原理及其非凡的潜力》

    https://mp.ofweek.com/im/a945693321526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注册/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恩智浦技术社区

    GMT+8, 2025-7-18 20:51 , Processed in 0.082743 second(s), 20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