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GaN技术,恩智浦 5G多芯片模块效率提升8%!

标签:GaN5G
分享到:

 新闻提要 
 
·用于5G基础设施的恩智浦多芯片模块中的GaN性能可将效率提高8个百分点 
·缩小基站射频单元尺寸,减轻重量;加快5G系统的设计和部署
·恩智浦整合了多项技术,以实现最优性能
 
恩智浦半导体宣布,将氮化镓(GaN)技术集成至其多芯片模块平台中,这是5G能效领域的一个重要行业里程碑。恩智浦位于亚利桑那州的GaN晶圆厂是美国最先进的专业生产射频功率放大器的晶圆厂,基于公司对该晶圆厂的大量投资,恩智浦率先推出5G大规模MIMO射频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结合了GaN的高效率与多芯片模块的紧凑性。 
 
减少能耗是电信基础设施的一个主要目标,其中每一点效率都至关重要。在多芯片模组中使用GaN可在2.6 GHz频率下将产品组合效率提高到52%,比公司上一代模块高出8个百分点。恩智浦通过在单个器件中采用专利组合LDMOS和GaN技术,进一步提高了性能,可提供400 MHz的瞬时带宽,仅用一个功率放大器即可完成宽带射频设计。
 
产品简介
 
恩智浦小尺寸5G多芯片模组现在可实现上述能效和宽带性能。新的产品组合将助力射频开发人员减少基站射频单元的尺寸和重量,帮助移动网络运营商降低在蜂窝塔和屋顶部署5G的成本。
 
在单个封装中,模组集成了多级发射链、50欧姆输入/输出匹配网络和Doherty设计,并且恩智浦现在使用其最新的SiGe技术添加了偏置控制。这一新的集成步骤使得无需再使用单独的模拟控制IC,即可对功率放大器性能提供更严密的监控和优化。
 
恩智浦执行副总裁兼无线电功率业务部总经理Paul Hart 表示:“恩智浦开发了专用于5G基础设施的独特技术工具箱,包括专有的LDMOS、GaN和SiGe以及先进封装和射频设计IP。这让我们能够利用每个元件的优势并针对每个用例以最优方式将这些优势结合在一起。” 
 
与上一代模块一样,新的器件均引脚兼容。射频工程师可以在多个频段和功率级扩展单个功率放大器设计,缩短设计周期时间,从而在全球加速推出5G。
 
供货时间
 
恩智浦新型5G多芯片模块将在第三季度供应样品,并在今年晚些时候开始量产。恩智浦将推出基于这些产品的RapidRF系列射频模拟前端(参考)设计,有助于加快5G系统的设计。 
 
恩智浦5G接入边缘技术产品组合
 
从天线到处理器,恩智浦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产品组合以加快5G部署,为基础设施、工业和汽车应用提供一流的性能和安全性。其中包括恩智浦的Airfast射频功率解决方案系列,以及Layerscape系列多核处理器,适用于无线数据链路、固定无线接入和小型基站设备。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点击这里>>
相关资讯
中科院微电子所在GaN基p沟道器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近日,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高频高压中心刘新宇研究员团队与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孙钱研究员团队合作,基于前期在高性能n沟道超薄势垒增强型HEMT(或n-FETs)研究中积累的研发基础,结合氮化物特有的极化能带调控引入AlN极化插入层

预见GaN技术未来:除了取代硅,还将蚕食早期SiC市场

2021年是整个世界决定向氮化镓(GaN)敞开大门的过渡年。在2022年国际消费性电子展(CES 2022)期间,GaN业界的多位专家在接受采访时均肯定GaN如今更优于硅的能力。

为什么GaN能成为电机驱动应用的最佳解决方案?

GaN器件的目标应用是输入电压在24 V到150 V之间,通常是48 V。关键应用是无刷直流电机,即BLDC。典型的应用是伺服驱动器、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滑板车、协作和低电压机器人和医疗机器人、工业用无人机,以及车载电机。在这些应用中,电机驱动器被集成到电机上,小型化和低重量是氮化镓器件的关键优势。最后,更高的电池效率对延长电池寿命至关重要。

微电子所在毫米波GaN MIS-HEMT器件研究方面取得突破

近日,微电子所刘新宇研究员团队以PEALD 沉积SiN作为栅介质,成功研制出高性能毫米波MIS-HEMT,并通过远程等离子体预处理(RPP)技术,在EC - ET > 0.4 eV条件下, 界面态密度达到了6×1011 cm-2 eV-1~2.1×1012 cm-2 eV-1,实现了低界面态密度,减小了器件的关态泄漏电流,保证了器件具有良好的阈值电压稳定性。与常规HEMT器件相比,MIS-HEMT器件沟道载流子迁移率显著提高,器件电流崩塌效应得到抑制,在30GHz连续波测试中

为什么 GaN 对5G 基础设施至关重要?

在全世界都在对 5G 的技术进步感到无比兴奋的同时,设计人员现在正忙于如何为基站提供电力供应而努力。5G 未来成功的核心是其能否实现三大期望目标:巨大的数据吞吐量、超低延迟和大规模连接(见图 1)。4G 基站能够提供强大的下行链路,但上行链路则有待提高。相比之下,仅 5G 基站在上行链路能力方面的改进就需要更多功率,再加上每个需要基站支持的更高数据吞吐量和更多用户数量,只会进一步增大设计工程师面临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在相关基础设施的布置方面也存在一些实际问题。

精彩活动